創建人民滿意的文明城市
http://www.jpdtyres.com 發表時間:2022-08-02 來源:中國文明網 [關閉]

裴金佳同志(中),吳向東同志(右)在訪談中。邵紫暉攝
精彩觀點:
問:全國文明城市是怎樣評選和產生的?
吳向東:今年有79個地級以上的提名城市、87個縣級提名城市共同角逐全國文明城市的桂冠。全國文明城市的評選大體分為五個步驟:第一,自愿申報,城市自愿參加文明城市的評比。第二,各省向中央文明委推薦。第三,中央文明辦協請有關部門,就城市各個方面的工作情況進行審核。第四,組織測評,請國家統計局參照《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派出專業的統計隊伍到地方進行明查暗訪、入戶調查。第五,綜合打分,對一個城市的考察分三年進行,入選名單由三年成績綜合決定,并向社會公示,報中央文明委審定。
問:廈門創建文明城市的優勢是什么?
裴金佳:我在廈門工作了28年,其中在區里工作了15年,從第一屆文明城市創建開始,我就是踐行者,也是見證者。
主持人:第一屆就是2005年?
吳向東:我告訴你一個秘密,當時全國評比12個文明城市綜合評分第一名是廈門。
主持人:這個榮譽非常難得,而且我聽說現在廈門是“四連冠”,是嗎?
裴金佳:對,有人問我,說你們獲得第一名,而且“四連冠”,廈門的優勢在哪里?廈門文明城市創建的優勢是廈門人民熱愛廈門。
我2005年在廈門思明區擔任區委書記,其中文明城市測評一個很重要的內容就是,入戶隨機抽查老百姓對文明城市創建的滿意度和支持率的情況,恰恰抽到我們這個區廈港街道一個最困難的社區,下崗工人很多,所以當時有很多顧慮。后來入戶調查問卷情況出來,廈門分數第一名,其中老百姓的滿意率很高。當時的市長就講,“全國文明城市”的稱號是老百姓給的,廈門市獲得了第一名是老百姓的口碑第一。老百姓對這座城市有強烈的歸屬感和認同感。十幾年來,他們愛廈門的這種熱度沒有減,而且是在不斷的升溫。
去年歷史上罕見的17級超強臺風“莫蘭蒂”正面襲擊廈門,當時大面積的停電、停水,通信中斷,行道樹倒了65萬株。但是面對這么重大的自然災害,全市上下,黨政軍民眾志成城,都在救災,救災過程中涌現出很多感人的故事。
我這里有一幅畫,一位老奶奶在給戰士擦汗,這個老奶奶看到很多戰士和社區群眾一起在救災,很辛苦,汗流浹背,老奶奶就走上去給戰士一個一個擦汗。過了一個月,我們市委宣傳部、文明辦舉辦了一臺晚會,展示了很多感人的畫面和故事。那天晚上看這個晚會很多人都熱淚盈眶,包括我和市長都很感動。
這一次抗擊“莫蘭蒂”臺風的過程,充分展現了廈門文明城市“四連冠”創建成果的高度升華,它也向世界展示了一個有品格、有力量、有大愛的文明廈門。所以我們這個城市應該說有很好的群眾基礎。
問:如何避免文明城市創建中的形式主義?
吳向東:有些地方在迎接檢查的時候,正常的工作不做了,大家都上街去,戴個紅袖標在路口執勤,去阻攔闖紅燈的行為,或者到路邊做一些本來由專業隊伍來做的環衛工作,突擊迎檢。為了迎接檢查,早餐店關掉了,群眾吃個早餐要跑十幾分鐘的路程,還有的地方聽說檢查了,馬上連夜清掃,哪怕下雨天灑水車也要在那灑水。這都是完全為了應付檢查,群眾意見更大。
我們在工作指導上,按照中央領導同志的要求,強調堅決反對形式主義的問題。我們在工作的要求上,指標考核和實地考察重在考察能否把創建工作保持常態長效。在考察的方法上,我們也有所改進,用現代科技手段來做。還有一條防線,測評隊員要求自行進入,不吃地方一頓飯,不許拿地方一分錢、一點土特產的東西,今年有好幾百的隊員下去,每個同志都要簽保密協議和廉潔自律的協議,嚴格按照標準操作,公平、公正地來檢查文明城市,不允許發生任何徇私舞弊的行為。
問:怎么用好《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在確保評選客觀公正的同時,又能帶動群眾創建積極性?
裴金佳:廈門現在應該不是為了獎牌的問題,更重要的是為了人民。首先立足點和出發點是什么?我的體會是,通過十多年的創建,更注重的應該是老百姓的獲得感,不是只為了獲得這個牌子,現在廈門更看中的是老百姓對你的評價,老百姓對你這個城市的認同感、歸屬感?!度嗣袢請蟆?月3日登了一篇文章,叫“重新發現廈門的美”,我看完覺得非常好,一天點擊率就超過60萬人次,里面有一句話說的很好:“文明城市創建,不僅要看地標建筑撐起的天際線,更要看萬家憂樂拼成的地平線,歸根到底是為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歸屬感?!睆B門一定要把老百姓的歸屬感和獲得感作為我們創建的基本立腳點和出發點。
版權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朔州文明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朔州文明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朔州文明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朔州文明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朔州文明網”,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朔州文明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