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呵護兒童健康成長(新論)
少年兒童是祖國的希望,民族的未來。今年“六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致信祝賀中國兒童中心成立40周年,強調:“希望你們發揚光榮傳統,團結廣大兒童工作者,做兒童成長的引路人、兒童權益的守護人、兒童未來的筑夢人,用心用情促進兒童健康成長、全面發展?!本S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呵護他們成長,法律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來,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律法規和制度體系不斷完善。民法典是一部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基礎性法律,未成年人是民法典重點保護的群體之一。從規定8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到明確父母對未成年子女負有撫養、教育和保護的義務,再到規定收養應當遵循最有利于被收養人的原則,民法典對未成年人的保護涵蓋方方面面,形成了一張立體的權益保護網??梢哉f,民法典對未成年人的保護,是其人文價值、法治精神的重要體現。
民法典為未成年人構建了“家庭監護為基礎、社會監護為補充、國家監護為兜底”的監護體系。比如,民法典規定,因發生突發事件等緊急情況,監護人暫時無法履行監護職責,被監護人的生活處于無人照料狀態的,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應當為被監護人安排必要的臨時生活照料措施。又如,民法典明確,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在作出與被監護人利益有關的決定時,應當根據被監護人的年齡和智力狀況,尊重被監護人的真實意愿。這些規定,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網絡時代,如何更好保護未成年人的隱私和信息安全,是一項重要課題。未成年人涉世不深,容易受到不良網絡信息的影響,對一些應用軟件不當設置的隱私條款缺乏甄別能力,容易暴露個人信息,甚至一些敏感信息。一旦此類信息被非法利用,很容易對未成年人造成傷害,甚至對其未來發展產生不利影響。民法典在“人格權”一編中,專設“隱私權和個人信息保護”一章,為包括未成年人在內的全體公民享有隱私權和信息安全提供了堅實保障,對于保護未成年人在網絡空間的合法權益具有重要意義。
充分發揮民法典呵護孩子健康成長的作用,了解民法典、學習民法典是第一步。對家長和孩子而言,學習掌握民法典,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從發生在身邊的真實案例入手,以案說法、以案釋法。比如,《漫畫民法典第一課》一書,選取和孩子們學習、生活息息相關的場景,用一個個貼近未成年人思維習慣的問題,描述一個個有趣的故事和生動的畫面,激發孩子們的閱讀興趣,幫助他們認識民法典、了解民法典。創新普法方式,拓寬普法渠道,將推動學法知法用法成為社會新風尚。
實施好民法典,就必須讓民法典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里。面向未來,廣泛開展民法典普法工作,將其作為“十四五”時期普法工作的重點來抓,引導群眾認識到民法典既是保護自身權益的法典,也是全體社會成員都必須遵循的規范。當越來越多人養成自覺守法的意識,形成遇事找法的習慣,培養解決問題靠法的意識和能力,就一定能依法促進兒童健康成長、全面發展,更好保障全體人民合法權益。
(作者為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會長、中國人民大學一級教授)
版權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朔州文明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朔州文明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朔州文明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朔州文明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朔州文明網”,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朔州文明網聯系。